引言
香港樓價高昂,按揭供款是大部分業主的最大開支。當債務重組與按揭供款交織在一起時,許多市民會考慮「轉按」(按揭轉移)來減輕供款壓力。然而,轉按涉及多項風險與細節,尤其是在債務重組階段,更要謹慎處理。本篇文章將深入剖析如何在債務重組期間利用轉按策略減輕還款壓力,以及相關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第一章:什麼是按揭轉按?
✅ 定義
按揭轉按是指將現有房貸由一家銀行轉到另一家銀行,通常伴隨更優惠的利率或條件。
✅ 轉按的主要目的
- 減低按揭利率
- 延長還款年期,降低每月供款
- 套現現金以應付其他財務需要
第二章:債務重組期間進行轉按的挑戰
- ❌ 信用紀錄影響審批:大部分銀行會查看信用紀錄,債務重組紀錄可能成為拒批因素
- ❌ 銀行風險評估更嚴格:銀行會擔心你的財務穩定性不足
- ❌ 額外費用高昂:轉按涉及律師費、估價費、按揭保險等額外開支
第三章:何時適合考慮轉按?
情況 | 建議 |
---|---|
持有物業已升值 | 可考慮加按/轉按套現 |
債務重組已完成並有穩定還款紀錄1年以上 | 成功轉按機會提高 |
市場利率下調 | 應抓住機會降低利息支出 |
已經與原銀行完成供款5年以上 | 可尋求更好條件轉按 |
第四章:降低轉按風險的實用策略
✅ 1️⃣ 改善信用紀錄
- 完成重組後保持至少6–12個月零違約紀錄
- 定期查閱環聯信用報告,確保紀錄更新
✅ 2️⃣ 找專業按揭顧問諮詢
- 了解市場上最適合的轉按產品
- 確保過程中合法、透明
✅ 3️⃣ 計算「總成本」而非單看利率
- 包括律師費、保險費、行政費等
- 比較轉按後的總利息與現有貸款餘額
第五章:真實案例
案例A:余先生(完成債務重組2年)
- 物業升值15%,成功轉按至低息銀行
- 月供減少$2,500港元,額外獲$100,000現金套現
- 財務壓力大減,按時還款維持良好紀錄
案例B:梁太(債務重組中)
- 轉按申請遭銀行拒絕,原因是重組紀錄尚未清除
- 經顧問建議後,先完成重組,1年後再成功轉按
第六章:常見誤區與提醒
誤區 | 風險 | 正確做法 |
---|---|---|
轉按後大額消費 | 容易再陷債務危機 | 保持儲蓄心態,避免超支 |
只看利率不看其他費用 | 總成本反而增加 | 必須計算總支出 |
忽視還款能力 | 錯估每月負擔 | 計算最壞情況下的供款能力 |
結語
債務重組與按揭轉按是兩個不同層面的財務策略,但若能靈活結合,便能有效紓緩財務壓力。不過,轉按需謹慎處理,絕不可為了短期現金而忽略長遠風險。記住,穩健的還款紀律與審慎的規劃,才是長久之計。